2023年6月12日,公司举办了第三十四期纺织新材料与绿色生产研究生论坛。此次论坛由2021级陈豪杰、李珍珍、廖萌三位同学担任主讲人,李宗宝老师、谈紫琪老师与研究生代表参加。

首先,陈豪杰同学以“一种用于检测金属离子的梯形聚合物荧光探针”为报告主题,着重介绍了梯形聚合物相较于单链式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、化学和机械稳定性,在光催化、离子检测荧光器件等方面都具有广泛应用。由于梯形聚合物的刚性骨架会形成微孔结构,可以减小荧光基团——芴基团的聚集荧光猝灭效应,并且梯形微孔聚合物的比表面积比较大,还可以增加对离子的吸附。

随后,李珍珍同学讲解到随着智能电子/电气系统的快速发展,对热敏介电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。在她的研究中,证明了聚偏二氟乙烯中的结构弛豫,一种非热力学相变,可以在室温下诱导产生显著的热响应介电脉冲。她发现通过连续吹塑纺丝工艺制造的PVDF@PEG同轴纳米纤维膜可以实现显著的室温介电脉冲效应。其对弛豫诱导介电响应机制的发现,为热响应介电材料设计和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。

最后,廖萌同学介绍到她以二乙烯三胺(DETA)与聚磷酸铵(APP)的阳离子交换反应为基础,设计并制备了两种无机-有机-有机三层改性聚磷酸铵(APP-D-K和APP-D-E)。其中APP-D-E不仅可作为PLA低负荷下的高效阻燃剂,还可以使聚乳酸保持良好的韧性和强度

报告结束前,在场的老师、研究生们与主讲人们就专业问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,此次论坛圆满结束。